高考备考(复读) - 我们的教学 - 内容

高考倒计时50天丨请查收这份来自学长学姐的备考锦囊!


距离2023年高考仅剩50天了,这50天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全力冲刺的宝贵时光,稳住心态,保持好冲刺状态,是每一位考生和家长的夙愿。

为了让同学们在考前这段时间保持平稳心态,决胜高考,清小北邀请到往届优秀学长学姐为大家分享了高考冲刺方法,希望同学们从中有所获益,最后50天,奋力一搏!


2022届罗梅 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

图源四川大学官微


分享:

高考前的那段时间,我的成绩非常不稳定,时好时坏,也没什么规律,这导致我非常焦虑,害怕高考碰巧是考得差的那次。

越焦虑成绩越不稳定,我逐渐意识到,这种心理对我来说是个障碍,如果不去解决它,很有可能会让我第二次高考重蹈覆辙。

于是我决定直面它,如何直面呢?我的方法是把欲望放大,时刻提醒自己:大学很美好,我一定要考上理想院校,一定能好好发挥。

我发现,当你很想要很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那些恐惧都不算什么了。

还有就是专注,特别是考试的时候。平时可以用大学来激励自己,考试的时候就不要想了,享受考试的过程,把能做的题认真做出来,基本就可以了。

直面内心与专注,让我的高考取得了稳定的分数,读了理想大学,大家加油!


2022届刘锦媛  现就读于四川大学

▲图源四川大学官微

分享:

我的高考文综考了270分,那就分享一下文综的备考经验吧。

首先,政治就是要反复地背、一遍一遍地刷题,当你掌握得足够牢、背得足够熟之后,政治这一科,会在高考考场上成为拿文综高分的最大助力。

历史选择题看似比较“玄学”,但只要跟着老师的频率来,遇到似懂非懂的答案就去找他刨根问底,直到自己真正理解为止。

地理的话就是一个普遍撒网的过程,一定要多审题多思考,多听老师的建议,寻找契合出题老师思路的那个点。

有问题多和老师沟通,不要闭门造车浪费时间。


2022届苏思远 现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

图源西北工业大学官微


分享:

我以我两年高三的经验告诉大家,学习真的不要急功近利,也不要焦虑。

成绩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要纠结于每次考试的分数,定一个目标院校,放平心态,朝着那个目标去努力就行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它,自己找不到可以问老师。

不要稀里糊涂地学,要明确每块知识点需要学会什么、怎么考、考察了多少分、难度怎样,而不是一味地只想拿高分,囫囵吞枣。


2021届张宸玮 现就读于香港大学


图源香港大学官微


分享:

从现在开始完全不要看排名,你最后考去哪和你现在的排名没有任何关系。一个很容易陷入的误区就是疯狂想我这个排名能去哪个学校,我哪科考几分最后加起来总分能考多少。我理解你的焦虑和不安,但高考七分是看心态,前期准备大家真的差不了多少,从来没有人敢说自己上考场的时候是完全准备好了的。

从现在开始你做的每一道题、每一张卷子的唯一的意义就是帮你查缺补漏,而不是给你带来焦虑或自满。不要看分数,好好把握做题的节奏和面对难题的心态,认真改错就够了。同时,平常的训练应该回归真题,从底层的思路上去把握高考的方向,而不是机械地按照套路得出答案。


2021届魏靖宇 大学退学重新高考 现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


图源华中师范大学官微

分享:


同学们你们好,很可惜我没有办法亲自在你们面前为你们加油鼓劲,毕竟课业在身,疫情在前,我也无力回到这个我也曾奋战过的地方。我深知,在这种时候,你们之中的大部分人,其实也没什么心思听一个不熟的秃顶前辈在这废话浪费时间,但我同时也明白,文字终究能触及你们之中某些人的内心,为你们之后的生活有所作为,也算对得起我在办公室以及教室里燃烧掉的人生以及头发。

如今,至少是在你们听到这篇短文的时候,已经是距离高考仅五十天的紧张日子,你们或许有人还手握理综卷,或许有人手里还是背单词的小册子,又或许还回想着某道圆锥曲线,动量守恒,地理推断,政治论证等等,但我这次的主题,并非要让你们抓紧时间多处理什么地方的几道题,而是想让你们慢下来,去思考。包括,做的题目的“倾向”,又或者说,是题目对你的“作用”。

从物理的角度来说,打比方,假设这有道实验题,它考的内容(按照我的认知就是重力,加速度等等的验证试验)便是题目本身考证的“倾向”,其对你的作用也就是复习了对应的知识点,而对于每一名考生,无论好坏,都应该能总结一套属于自己的,关于知识点的优先度,有选择的倾向于自己薄弱的地方以及尚且大有进步的地方,从大堆大堆的题目中抓住自己真正应该抓住的部分。

反之,切忌大堆大堆像没头苍蝇一样的刷题,这时的时间已经不允许从头开始建立新的体系,更多的还是在于保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对自己人生有一定有限影响的事情,而不是像是世界终结一般的天崩地裂,生活总得继续,考试无论好坏,敢于面对自己选择的,面对选择带来的结果的,就是勇者。如果是精神方面遇到什么困难,不要害怕,勇敢的寻找老师们的帮助。

最后,我希望你们能明白,高考,是你面对自我的选择的真正开始,希望不断去思考,自己的“选择”到底是什么。


2020届李明选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

图源清华大学官微


分享:

50天并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好好把握的话就可以更进一步甚至突破瓶颈,但是懈怠就会直接影响最后的结果。在这个时期,不同学科可以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语文

语文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可能难以有所突破,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熟练掌握已经学到的知识。首先就是对于考试范围内的古诗、文言文这些可以明确拿分的内容,一定要记得滚瓜烂熟,确保这一块不会丢分。其次就是要多记多背平时所积累的语文答题形式,文学常识等等这些内容。第三,也要对自己所积累的用于写作当中的素材、好词佳句、名人名言等再次进行巩固和熟记。

在这个时期一定要多做真题,然后对真题进行一些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分析,了解平时高考的出题风格和常考的内容、答题形式等。做真题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语文这个科目有一个特点就是,真题的质量要远高于平时的模拟卷。

二、数学

数学是需要反复且连续的训练的,所以这个时期你的数学一定不能停下,每天都要有一定的训练量——可能是某一类型的题目,或者一张试卷等等。做过之后需要进行分析和消化,然后将价值的题目收录到你的错题本/好题本里面。在这个最后的时期,对于你明没有掌握的内容,一定要多花时间去攻克 。这样可能你花几天时间研究一个内容,你就完全弄懂了这种类型的题目,高考的时候就可以再多六七分。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也要反复训练,关注题目的答题规范、常考形式、知识创新应用这些方面,以达到会的知识不丢分的效果。

数学也需要多做真题。做对了当然是好的,但是不能仅限于此。每一个高考题目背后都有精心设计,要思考其蕴含的数学原理和思考逻辑(比如换元法),这些才是解题的金钥匙。

三、英语

首先,英语的作文是一个占分很大的项目。作文会比较看重书写和形式,所以一定要清楚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在50天的时间用来练习书写是完全绰绰有余的。让自己的书面看起来赏心悦目,也是能够博得阅卷老师好感的一种方法。当然了,作文也会看重内容。内容的取材是非常广泛的,平时要对一些热门的话题,比如说新闻中的内容和传统文化等这些高频的考点,一定要有词汇或句式的储备量。同时,对于往年考过的或者其他地方卷考过的题目,也要进行一些思考,或者自己试着写写,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除了作文以外的其他内容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考验我们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词汇。首先对于教材中单词,一定要抓紧时间去熟悉和掌握。然后对于一些不在教材里面但是很常见的单词,你平时也要注意积累。在练习的时候就要多去记住或者学着使用。

四、理综

理综是一定要有错题的积累。平时考试所遇到的题目就一定要认真地去分析,尤其是高考真题中遇到的。然后,在理综的错题分析中一定要写清楚思维的过程。在最后这段时间你可以去反复的看自己之前的错题本,直到其中的题目你已经完全不会再错。很多错误改正过来之后,你的分数就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对理综来说时间分配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是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可以按着题目的顺序做过去。其他的同学要在多次考试中找到适合自己节奏的做题顺序。如果遇到了像物理的最后一个大题这种比较难的题,或者在考场上比较紧张而突然忘记解法的题,那就先跳过。先把能够稳住拿分的题目做了,之后再回来,冷静且认真地思考难题。

对于物理,一定要牢牢掌握原理和公式,并且能非常熟练地运用。然后做题的时候如果你不够熟悉,分析试卷的时候你可以在每道题旁边标注它的考点,以及思维的过程(比如说是逆向思维)然后物理就是要多练,等你足够熟练就会觉得很多题基本上是一个样子。

化学首先自然就是对公式和原理多熟悉,让自己不会在这些地方出错。然后就是巩固已经会的题目。像有机这种平时训练很多的可以再坚持巩固,以保这种题目无论怎么做都不会丢分。这样就会有比较稳固的一个分数的基础。然后对于工艺流程、实验这类大题,其他有很多空都是有套路的。所以要反复训练然后总结经验。

生物最重要的就是熟记课本。把课本上的内容、概念记得熟透,小字部分和案例也一字不落地记住,大部分的分数就有了。对于想要更高分数的同学,多做题目掌握大题的答题规律。很多生物大题都是那些常规的知识点;然后像遗传和实验设计这样难度略高的题目也可以在训练中多总结、找规律突破。

最后,心态也是这五十天非常重要的一环。到了最后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你就能很明显地感受到高考的钟声越来越清晰。最后一段时间,分数可能不会有非常显著的提升,所以重要的是要做题保持手感、培养良好的心态。在高三的一次次考试中你可能有喜有悲、跌宕起伏,但是现在应该拥有一个更开阔、放松的心境去迎接这场考试。你可以多找老师、同学、父母沟通自己的心绪,一定要让自己养成沉着和健康的心态,积极备考。注意保证睡眠(不建议苦学熬夜,事半功倍),多运动、与人交流,饮食上也不要“忘食”或者暴食,正常且健康就好。读书多年,你们都应该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信心,接受与自己的付出相对应的结果。在考场上能够发挥出你最佳状态的不是高度紧张的大脑,也不是懒散消极的心态,而是一种放松、活跃、清晰的心境。这种活跃的状态才能保证你知识的储备和灵感的爆发。

最后,预祝所有清北书院2023届的高考生们高考大捷,万事如意!



2020届李吉锟 现就读于同济大学智能交通与车辆

图源同济大学

一、明确短板,针对复习

由于仅剩50天,所以在查缺补漏的选择上需“权衡利弊”,即选择短时间有较大提升空间的学科。此外,不必再刻意钻研难题偏题,而应以高考真题为主,反复练习近十年内的高考真题卷。

二、每天训练,保持手感

不能全部偏重于某一科目,不论弱势强势,而应该对所有学科都保持一定程度的练习以保证做题的手感,在刷题的过程中还要锻炼思维逻辑能力,尽可能减少解题时间。比如,做理综的时候要尽可能留出多余的时间,完成之前空下的题以及检查工作。

三、规律作息,调整心态

虽然仅剩50天,但也不要因为紧张和焦虑而想要超负荷学习,不规律作息、大幅压缩睡眠时间用于学习是不可取的,不仅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还有害身体健康。高考前身体也非常重要!

四、关于高考前

高考前夕也不能松懈。还记得当时我有四天假期,但可能由于之前一直紧绷着状态学习,最后四天非常疲惫,想着好好休息一下,结果大部分时间都用去睡觉了,而且精神状态也还是很不好,复习工作也拖延了,只复习了语文和生物,理综高数几乎没刷过题,只看了概念知识,就导致高考上考场时一瞬间感觉没有做题的手感,做题的速度也受到了影响。所以希望大家坚持50天,即便在高考前夕也不要放松紧惕,当然也不要过度焦虑,照常练习保持手感即可。

最后提前祝愿大家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2020届李根 现就读于云南大学国家历史学基地班

图源云南大学

分享:

黎明破晓时——50天冲刺指南

总论:

心态:平和平稳,不骄不躁,乐观向上。

内容:回归基础,复习方法,温故知新。

核心:高考题与教材。

学科复习方法论:

语文:尽快完成高考真题的训练和复盘工作,明确考题题型,牢记题型方法。

数学:回归教材、系统梳理,查缺补漏,保持训练量,关注细节。

英语:单词的巩固与扩充,语法的内化与实践,训练的保持与反思。

历史:回归史实,牢记时间,记背答题术语,高考题深化理解,明晰题型和出题逻辑。

政治:必修一到四思维导图的制作与巩固,明确理解知识与原理,热点时政的熟悉与术语记忆。

地理:自然地理原理的深化,历年高考题自然地理考点及其背后原理的明晰,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运用强化。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度过黎明前的至暗,光明终会到来。加油!


2020届劳佳乐 现就读于四川大学工科试验班


图源四川大学

佳乐同学很认真地给大家做了一个“如何正确学习”的思维导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开下面图片,放大观看哦~


最后,再次感谢学长学姐们的认真分享,最后50天,全力以赴,高考加油!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高新区清北书院培训学校

( 高新区烟草科技园商务楼 B 座 3 楼)


电话:0871-68336350

             0871-68301350    

          18087184469    

      15391341644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添加微信客服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