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指导| 新教材首届高考,云南省统测透露了哪些高考命题方向?(理综篇)
2023年2月23日-24日,云南省全体高三学生参加了第一次高中毕业生统一检测,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找准复习方向、精准备考,清北书院备考复读学校的老师们对本次省统测各学科进行了试卷评析,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物理试卷评析
一、总体情况概述
试卷结构和选材稳中有变,继承新高考卷命题特色。
本次物理试卷难度与2022年甲卷持平。但与以往的高考题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素质教育导向鲜明,注重问题情景,设计了大量联系生活实际和科技进步的场景,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引导学生领悟仪器和科技中的物理思想。
2、题目设计巧妙,打破学生思维定势,注重基本物理思想的灵活应用。
3、运算量增加,部分常规题目和实验题都包含大量的运算,更加注重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4、实验题由原来的15分提高到了18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具体题型分析
几乎每道题目都设置了新场景,例如14、20题,场景都很新颖,但是如果能够迅速从场景中剥离出所学的物理知识,本身题目并不难。17题打破了经常考察的匀强磁场的思维定势,更加考察对电磁感应本质的理解,18题考查粒子从右侧打到板上而不是左侧,也属于常规题目的新颖考法。23、25以及26题的前两问都属于思维难度不大但是计算量很大,对计算能力要求很高。
三、备考建议
1、平时要规范化做题,包括计量单位、做题格式和步骤的规范化,可以帮助减少计算的马虎。
2、夯实基本概念和定义,学懂物理本质的逻辑和原理,灵活运用,不可死记硬背。
3、平时多练习新颖题目,提高审题能力和对题目的理解力。
化学试卷评析
本次理综化学卷和去年高考甲卷对比,在题型样式、题目情景、知识层次、解题逻辑和命题意图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
一、题型样式方面
由于新教材不再设选修课本,而改为必修+选择性必修,所以在考试时也不再设选做题,而是将原本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选做题内容,改为一道选择题和部分填空题,替换了原本关于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推断的选择题,这也符合知识理解层次的递进,原子结构是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本质。
这种变化,对于往届生来说会略有不适,但是对应届生影响不算很大,结构化学在选择题中出现的都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其它题型还是正常考察,选择题部分的化学与人类文明;有机物基础概念、基本性质和基本反应原理;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基础实验;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原理;电化学原理等,都是近年的常考题型。填空题部分考察的流程型提纯、制备实验;成套装置型制备、测定实验;化学平衡原理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基础计算等;有机合成的基本推断、同分异构体书写等,也是近年高考的常考样式,总体来说,学生解题时接受度还是较高的。
二、题目设计情景方面
本次考试在化学与人类文明题中,结合了凸显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彰显民族自信的“天宫”空间站,在有机基础题中以生产生活中涉及到的实际化学产品“Kodel”来出题,体现出了化学的实际应用,这种结合真实情景的命题方式,也将是未来考题的常见呈现形式。在复习中可以适当关注一些热门的前沿科技产品,并结合化学基础知识和理论加以分析。
三、知识层次方面
本次统测加深了对知识深度的考察,比如对镓的介电性应用、酯的醇解原理与应用、陌生无机物反应原理及物质价态律应用、电池反应过程离子嵌入/脱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相关计算、手性碳的快速确定等,这些内容在课本上没有系统性的讲解,但是可以通过我们已经学过的物质和基本原理进行推导,这也将是以后考试的大趋势,能更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层次和迁移能力。
四、解题逻辑和命题意图方面
像第9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中:A选项学生在搞不清真实反应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基本的物质反应规律推断出Cl2和碱在没有隔膜的情况下不可能同时生成,B、D选项根据价态律及物质稳定性与环境的关系,也可以推断出来。诸如此类,当我们面对一个不熟悉的反应或常规逻辑很难解决的问题时,不妨回归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从本质出发去思考可能的解答方式。
五、小结
从本次测试可以看出,未来考试更趋向于挑选具有更强理解能力、更严谨的问题解决逻辑、更完整的知识链条和更扎实的基础理论的同学。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考题都要求具备这些优秀的品质,试卷中依然留有较多易上手的基础考法题目,让很大一部分努力的考生也能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生物试卷评析
生物试题和往年高考试题相比,还是有挺大的变化,主要包括各模块分数的变动、核心素养考查加强等。
1.试题整体分析
从试题结构来看,还是6个选择题,共36分,5个大题,共54分,这较往年高考没有变化。只是遗传题由原来的12分(近五年只有18年是10分)调为10分,最后一道考查生物技术与工程的大题由原来的15分调为12分。
2.注重考查核心素养
新课标提出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概念,要求在高中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掌握“科学思维”,尝试“科学探究”,并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如选择题第5题,关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问题,要求学生不仅有正确的“生态平衡观”,还要求学生能判断碳循环平衡被破坏的原因以及对于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考查学生的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素养。第34题,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释放的O2的来源,既立足于课本内容,又考查了生物的“科学探究”素养。
第33题是遗传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所给材料设计杂交实验,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同时考查,难度不大,但形式很新颖,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作为高考生物试题中的压轴题,很好地完成了区分不同思维层次考生的任务。
3.注重考查获取信息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
第2题、第31题,题干信息增加,并配有实验结果等配图,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要求较高,同时,第31题的三个空(总共4个空)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科学思维与文字表述能力,学生需要结合题干、配图,明确题意,组织完整的语言才能表述清楚。
4.考查知识面更广
本次试题,内容上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也涉及一些课本旁栏信息中的内容,甚至课本和辅导书上都没有出现过的内容。如第35题后三个问,考查的知识面变得更加广阔。
对2023届高考备考的启示
1.避免死记硬背
对本次适应性考试的生物学试题进行分析可知,生物学试题考查的重点不再是考点的识记。随着创新性和实验探究性试题的增多,生物学试题的灵活性加大,对考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是靠死记硬背已经难以获得高分。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感官通道和学习策略来掌握知识,并积极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工具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生物学知识框架。
2.注重基础知识
此次生物卷尤其是选择题很多考查的都是基础的知识点和基本的概念,基本都能在教材上找到出处。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促进回归课本,引导夯实基础;试题中注重对主干知识、课堂实验的考查,有利于增强考生在考试中的实际获得感。启示教学不能脱离教材去复习,要充分理解知识点,回归课本核心概念、原理、作用、措施、意义,比较易混淆知识,建构微专题知识网络,加强核心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要相信“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
3.对实验类的题型复习力度需加大
探究性试题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表述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或修改能力,并且有良好的开放性等特点,这将会是今后实验命题的主要方向。备考复习应使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等。
4.要注重对图形、图表、曲线等的理解与应用
图形、图表、曲线等能够形象地表达生物学现象和生命活动的过程,能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因此要注重提高学生对图、表、坐标曲线分析能力,并规范准确作答。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高新区清北书院培训学校
( 高新区烟草科技园商务楼 B 座 3 楼)
电话:0871-68336350
0871-68301350
18087184469
15391341644
关注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
添加微信客服咨询详情
最新更新
-
2024.03.11 浏览 2393抢先集训25年高考,清北书院早鸟计划,更有优惠三选一!
-
2022.09.25 浏览 4779清北书院艺考文化课短期集训招生简章
-
2022.09.10 浏览 3094教师节喜逢中秋节,请查收来自学生们的表白!(上)
-
2022.09.11 浏览 2846教师节喜逢中秋节,请查收来自学生们的表白!(下)
-
2024.09.10 浏览 344教师节特辑 | 师生一场,携手并肩,逐光而行
-
2024.10.25 浏览 292扬体育精神 展青春风采 | 清北书院备考复读学校第五届体育文化节火热进行中!
-
2024.11.11 浏览 315清北书院2025届第一次月考颁奖典礼顺利举行!
-
2024.11.14 浏览 291高三这一年 | 音乐艺考生的文化课备考之路
-
2024.12.02 浏览 291高三这一年 | 基础薄弱的三年中专艺考生如何顺利上云艺?
-
2024.12.06 浏览 321清北书院本学期第二次颁奖典礼顺利举行!